马德里·塞戈维亚记忆像盘子一样脆弱
总觉得人的记忆是被各种标题、符号和气味所占据着的,马德里对于我这个有着记忆障碍的旅行者来说,在脑海中被简化得只剩下一支球队的名字、一个午后广场、一幅戈雅的《着衣女郎》、一个火腿博物馆的香味和一个等着我归来的站台。我不得不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下几张草图或是标上几行文字以备在将要遗忘它们时,提炼出来重新回味。
从太阳门出发沿着马约尔大街前行一段后左转,被一圈坚固而古老的建筑物包围着的就是马约尔广场。不错,那天上午我有许多时间,所以我可以穿进广场边的几条巷子里,然后再循着手中地图的指引从不同方向回归这个中世纪的老建筑中去。巷子里五颜六色的纪念品和足球主题商店数量太多,它们几乎没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倒是街上的几家“博物馆”深深吸引着我。我和身边一个来过数次马德里的朋友说,我想去那个看上去很诱人的博物馆,里面一定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朋友淡定地回道,你说的是那家卖火腿的商店吗?在西班牙,“火腿博物馆”是一家专门销售火腿的连锁店,其中有些还是 “博物馆”和酒吧的连体儿,可以品尝各色火腿,还可以坐下来喝杯啤酒。

上午这个时间段“博物馆”中的老年人居多,他们在享受一天中难得的社交时段。橱窗里摆满了各式火腿制作的香肠,各种火腿切片,柜台上则整齐地挂着来自不同产区和不同种类的整只火腿,我一下子知道为什么称这样的商店为火腿博物馆了。西班牙人骨子里都是热情,他们会主动和你沟通,甚至愿意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这种体会来自排在我后面的那位老人。因为在密集的火腿制品中,我的选择恐惧症适时发作,几十种价格,十几个产地的火腿加上一个完全不讲英语的店员,让我足足磨蹭了十几分钟不知如何出手,更是忽略掉身后还排着一位老人。见我迷惘,老人走到身旁,用和我一样糟糕的英语开始指导我如何选择它们。他建议我先从火腿森林中选出几个自己可以承受的价格,然后向那个店员要求尝试。老人说,火腿中最上乘之作要数那些吃着橡木果长大的黑猪制成的火腿,其次同样是吃橡木果长大的白猪制成的火腿,然后是产自西班牙不同地方的火腿们。比如安达卢西亚那个地方出产的火腿在整个西班牙可谓顶级产品,当然价格也是非常了得,1 公斤来自地道产区吃橡木果长大的黑猪火腿价格最高要卖到上千欧元。老人劝我不要追求那些昂贵的猪肉,还是找一款自己喜欢的享受吧,因为在西班牙,几欧元或十几欧元的火腿已经很不错了。在博物馆中,通常试四五种即可找到自己喜欢的。照着他的方法,我很快就选中了一款售价每公斤18 欧元的火腿。

电视里放着皇家马德里的球赛回放,坐在那里就着裹着甜瓜的火腿喝啤酒,主场味道十足,险些忘记马约尔广场。这个建于1619 年的皇家广场被周边四层楼的建筑团团围住,过去经历过3 次火灾,每经历一次火的历练便重修一次,现在的样子源于1953 年那场火灾后的最后重修。广场中央处立着腓力三世的塑像,据说以前从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可以眺望华丽的皇家仪式、斗牛和种种祭祀活动,甚至连宗教裁判的焚刑也可直接看到。现在宾馆和咖啡店的阳台,都成了市民和游客的休息场所。我的记忆符号在这里做了标示,那是一个缓慢上升的美丽肥皂泡,当它破灭时,整个广场都开始变得具象。记忆中的马约尔是一个平民艺术家的舞台,街头歌剧、穿着中世纪服装拉奏小提琴的乐师、透明人装扮者、肥皂泡表演家,他们用一块小小的面积为这个广场带来活力。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即使太阳高照,也乐意在广场上流连。 在欧洲,唯一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只要你踏进它的大门,时间立刻会在那高大的展厅里被压缩,好像总有台专门负责抽送它的泵机不停地快速工作。马德里的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虽然面对着车流量很大的普拉多大道,但是国家博物馆内却是非常安静。最初这里是要建成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由建筑家比利亚努埃瓦指挥设计,后来在19 世纪初作为西班牙皇家美术收藏品的母体开馆了。普拉多高傲地号称自己有着世界第一的绘画馆,收藏着许多伟大艺术家的画作,仅绘画作品就超过了8000 件,欣赏一期轮换展出的画作至少也要花上一整天的工夫,难怪我的朋友每次来马德里都要奉献半天或一天的时间交给普拉多。

我准备来个列车旅行的热身,那么首先要选择的是一条短暂些的线路,塞戈维亚再合适不过。入夏的清晨伴着细雨出发,寻找那座我要去的站台。在马德里市区共有3 个火车站, 查马廷(Chamartin)火车站位于北城,也是最大的火车站,车次主要前往西班牙的北部和加泰罗尼亚地区,如巴塞罗那等,此外前往法国的国际列车也在这里发车,因此在显示屏上我们看到很多目的地都是“里昂”。与瑞士苏黎世清晨行色匆匆的火车站相比,这里显然要清静很多,通往月台的石阶墙壁上是艳丽的涂鸦瓷砖。塞戈维亚就在距离马德里西北方大约90 公里的地方,是一座古老有趣的小城,一半是山,一半是平原,充满田园风情,据说也是西班牙古迹最多的城市。因此,很多住在马德里的游客,都会选择乘坐火车,来这里逛逛。由于是“高铁”,火车上的乘客大多是商务人士,几乎每个人都在看报纸,27 分钟转眼就到了,仿佛从北京南站开往天津。
塞戈维亚车站的出口迎接人们的是一片草原,这让我有些错愕,觉得虚幻且不真实。当车子转过几道弯路后,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他当时一定想将快速铁路与这座古老的城市分离才突发奇想地将车站设置在草原丘陵的凹洼处,这样做既不会让两种文化碰撞,同时又送给人们一个美丽的开始。
由于返程的车票定在下午4 点,所以时间还很充裕,行宫庄园、教堂、老城街道、罗马引水渠都不可错过。我喜欢那座据说是“白雪公主”童话中的原型城堡,透过城堡的窗户便可眺望美丽的草原丘陵和散落在绿色之上的小镇。远处佩尼亚拉山上还有未融化的积雪,山那边就是人口近600 万的马德里。怪不得马德里人愿意往塞戈维亚跑,原来这方的天地如此静谧。我没能理会当年逃亡公主的心思,只是觉得如果独自在这空旷阴郁的城堡中居住,还真不如跑到森林里找那些矮小症患者们开心。
在塞戈维亚,有一道颇具仪式感的美食烤乳猪。来此就餐的食客无不是为了观看那些幽默的服务生在你面前来一场盘子绝活儿。传说,从中世纪开始烤乳猪已经成为塞戈维亚的地道美食,当时需要经过塞戈维亚统治者的批准,经营者先要“感谢国王里恩克四世”才可以在这里的餐厅经营烤乳猪,并延续至今。所谓仪式,就是切烤乳猪的工具不是用刀,而是用盘子。切完乳猪后,还需立刻将盘子摔碎。这种仪式由来有种说法,用盘子切乳猪是为了证明乳猪烤得脆嫩,无须用刀也可分食。不过,不是所有的餐馆都摔盘子,老板开玩笑说:“现在经济不好,盘子太贵了!”旅行的记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脆弱的盘子,它有时是完整的,有时是由数个碎片拼凑在一起的。
马德里·安达卢西亚属于每个人的花舞
登上一列火车,就像将自己植入一组电影的长镜头之中。火车晃荡着驶入隧道,驶进田野,驶过橄榄树林,驶过摆满葡萄树的土地和村庄城镇。人们晃荡着穿过隧道的黑暗,在耀眼的光芒下驶过橄榄树林,人们把自己从一座城市搬运到另一个崭新的目的地。

位于马德里城南的阿托恰(Atocha)火车站,驶往安达卢西亚的火车从这里发车。若说查马廷火车站“大而无趣”,这里就相当有派头——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座火车站,还是一个植物园。候车室里种满高大的热带植物,坐在树下喝咖啡,十分梦幻。不过,这里月台与月台之间相距甚远,若在站内倒车一定要抓紧时间,如果凭借瑞士火车一两分钟转火车的经验,就要吃亏了。前往安达卢西亚首府塞维利亚我们乘坐的是著名的西班牙高铁AVE,时速可达300 公里。AVE 是西班牙高速铁道的简写,有趣的是它在西语里又是“鸟”的意思,而高铁火车头恰恰又设计成一只“鹰嘴”。据说,上世纪80 年代末,西班牙政府构思新建一条铁路线,将西班牙中部(卡斯蒂亚)与南部(安达卢西亚)连接,并建造一条标准轨铁路,成为首条高速铁路。新计划名为N.A.F.A.(连接安达卢西亚之新铁路),以帮助南部停滞不前的经济,这条新线于1992 年4 月16 日启用,同日正值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开幕,而塞维利亚被选为首条西班牙高速铁道目的地。与国内崭新的高铁相比,西班牙高铁并没有特别之处,但是晚餐十分丰盛。已是晚上8 点,西班牙的太阳依然不肯落下,火车一路向南驶去,经过一片片苦橘园、橄榄林还有葡萄园,夕阳灿烂的余晖下,闪闪发亮。
塞维利亚是一座如同火炉般的城市,与马德里的清凉相比,火车临近深夜时抵达,这里的第一印象居然让我找到了身处北非的感觉。街头小酒馆的露天座位上聚满了纳凉消暑的食客。手中一杯啤酒,桌上一份西班牙特有的小吃,享受着这个城市一天中难得的凉爽时段。
过去常常“嘲笑”西班牙人慵懒的作息,他们把中午的时间要么用两三个小时消磨在餐厅里,要么就是奉献给午睡。不想浪费掉中午宝贵的时间,看看手上的地图,发现从酒店到老城的距离并不远,我妄自做下徒步前往的决定。不成想接下来两个小时的这段路程让我彻底领略了西班牙南部炙热的午后,一路上暴晒、干渴,汗水迅速蒸发,仿佛行走在沙漠里,遇到的都是和我一样焦躁、迷茫、拿着地图、快要中暑的游客。直到老城,狭仄的街道被老房子挡住阳光,才感到些许清凉。晚上8 点多,夕阳的余晖极美,清风袭来,当地人开始纷纷出动,因此我决定在后面的西班牙行程里抹去中午外出的时间。
塞维利亚是著名的“弗拉门戈舞”的发源地。这里,几乎每个小酒馆都有弗拉门戈表演,当然最精粹的艺术演出是在弗拉门戈博物馆。若你不惧酷暑,就在夏季来参加弗拉门戈节,男女老少都会在街头跳舞。我非常幸运,在那近似迷宫般的老城巷子中找到了弗拉门戈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售票处,又恰巧遇到了有着弗拉门戈舞后之称的克里斯蒂娜·欧约斯。说起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的弗拉门戈盛宴中惊艳登场的就是这位被称为“西班牙玫瑰”的舞后。当时她身着镶荷叶边的鲜红长裙,肩披黑色的马尼拉大披巾,乌黑的发鬓上插着的火红的石竹花,绕动着弗拉门戈特有的手腕动作,骑在迈着盛装舞步的黑色骏马上,高贵、典雅地进入场内。在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的歌声中,她像放飞的雀鸟,翩翩起舞,美丽的头颅和舒展的手臂构成各种优美的姿态。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她双脚有力而快速地踩踏在地板上,发出错落有致、清晰的脆响,时而撩裙踢腿,时而停顿亮相,时而扭动旋转,将西班牙民族独特的、狂野奔放的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如同一朵火红的野玫瑰,绽放在巴塞罗那的体育场上。

人们喜欢追问弗拉门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诞生的,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弗拉门戈在安达卢西亚,在塞维利亚。它融合了吉卜赛、罗马、犹太、阿拉伯等各个民族的艺术精粹。有人说弗拉门戈带有凄苦和悲情的色彩,也许那是对的。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有近似的感受,毕竟它的感染力太过强烈,但人们又可从中寻到收获,在悲情的吉他曲调与歌声中,美好的希望总是伴随着舞者,最终每个观者获得的是一份愉悦。与这个传统欧洲大陆上的各类演出不同,即使在弗拉门戈博物馆中观赏表演,也没有服饰上的禁忌,你可以穿着牛仔裤、T 恤衫出席,在酒馆里看表演时,你甚至可以将自己喝得微醺,那样更有感觉。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要用手去跟随着节奏打拍子。因为节奏对舞蹈和歌曲非常重要,台下人打拍子会影响到演出,所以是不被允许的。
终于有机会在塞维利亚的老城中与历史并行。老城像是一个美丽的混血儿,在历史上它曾被渡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摩尔人所征服。因此,在塞维利亚的历史上,有长达500 多年的伊斯兰文化繁荣期。直到13 世纪天主教收复失地,他们并未破坏伊斯兰文化留下的精美建筑,而是在上面改建或是融入自己所需,最终两种文化结合出了美丽的教堂、城堡、街区。

“科尔多瓦在马德里和塞维利亚之间,前者有直达火车,但是为了减轻拖着行李奔波的辛苦,我选择以塞维利亚为住宿地,往返科尔多瓦。科尔多瓦很美,也很热,最重要的是节日很多。酒店就在火车站对面,因此早上不紧不慢蹓跶着走进开往科尔多瓦的列车,而窗外都是匆匆赶来的差旅人士。
与很多欧洲火车站一样,西班牙火车站的设计非常通透,几乎每个月台都与外面相连,虽然进站也需要检票,但是出站时四通八达,内部直达地铁,外部就是公交和出租,从每辆列车下来的乘客,立刻从各自站台出站,瞬间分散,无需再让大量人流缓缓通过一个狭窄的出站口。虽然这里的火车要预先订座,且对号入座,但是西班牙人比较随意,我们的座位被几个随父母去科尔多瓦游玩的小朋友占据了,于是干脆去邻近的餐车喝咖啡。所谓餐车,更像一个咖啡吧,没有座椅,几个当地人正倚着车窗吃面包,喝咖啡。
科尔多瓦可以算得上是西班牙的节日之城,每年从1 月初的“三王节”开始,这个小城便拉开了节日的序幕,2 月的狂欢节、3 月的音乐节、4 月的抛花节以及5 月的十字架节和庭院节,一直到12 月的圣诞节,每个月份都有精彩。怪不得这里的人不愿意远行,即使呆在家里也能开开心心地过上一整年。故此来到这座小城除去欣赏一下那座美得令人窒息的大清真寺,还一定要赶上某个节日。我到达的时候正好赶上5 月为期两周的庭院节。
马德里——里斯本夜幕下的七丘之城
欧洲夜火车,听上去很古典很浪漫,包厢、贵族、路易威登皮箱还有大侦探波洛和谋杀案……连《欲望都市》的女主角都忍不住去体验一把夜火车,虽然她们是在美国。列车驶离站台后并没有尽快投入夜幕的黑暗中去,它沿着布满城镇的线路一路向西,窗外的灯光闪烁着涌入车内,让我期盼已久的夜火车之旅与想象中的完全吻合到了一起。

TrenHotel 的车厢不新, 但很舒适, 豪华包厢还配有浴室和洗手间。包厢设计很巧妙,两张上下铺,分别可以折起,下铺折起后,还可以拉出沙发,布置成客厅。床对面墙上挂着一个金属架,拉开居然是阶梯式梯子,安全方便。盥洗台就在窗边,打开镜子,里面有毛巾、瓶装水和小巧的盥洗袋。此外,还有四人包厢,内部结构和布置类似,适合家庭出行,如果独身旅客,在订座时一定标明性别,会尽量为你安排同性包厢。夜里11 点餐车开放,里面很热闹。虽然只有两位服务员,但非常周到,主食可点鱼、牛排和鸡肉,面包、甜点也毫不含糊,当然还有当地人不可缺少的葡萄酒、波特酒、咖啡和茶。回到包厢,居然还有开夜床服务,床铺上放了一粒小小的金纸巧克力。在“咔嗒咔嗒”声中,人很容易入睡,但也很容易醒来。次日清晨,列车员前来敲门提醒:“还有一个小时就抵达里斯本了。”窗外灰蒙蒙的,列车已经放慢速度,村庄和田地更加朴素、静滞、怀旧。在火车上醒来,似乎更有“人在旅途”的情怀,昨晚浪漫的夜火车没有发生谋杀案。
里斯本再没有安达卢西亚那样炙热的阳光。里斯本是一座建立在出海口边丘陵上的城市,这座城市有许多地方与大海另一边的洛杉矶有些相似。但只是相似,毕竟洛杉矶是一个新世界,而里斯本是传统欧洲的一个缩影。城市道路在起伏的丘陵上延展,你几乎很难找到一块平整的地域,路途总是在起伏之中。
这个城市中最出名的家伙应该算是黄色的有轨电车,这让我想起了山城重庆的过江索道和电梯,当年许多人到重庆游玩会特意跑去乘坐一下过江缆车,或是上山的电梯,但这些年快进的道路上逐渐用桥梁和道路取代,老缆车几乎消亡。里斯本的电车却不相同,这个背负着百年历史的老玩意儿依然在城区内活力十足。据说里斯本电车公司创立于1872 年,是葡萄牙最早经营公共交通运营的公司,目前一部分电车线路已经关闭,只保留了60 辆老电车,几乎是欧洲最古老的电车了。当地政府也曾想过将其取缔,但遭到了市民的一致反对,才有幸保留下来。许多游客来此都要体验一把它带着你上上下下的乐趣。在里斯本一定要乘坐28 路有轨电车,因为它会经过7 座山丘中的两座,几乎贯穿老城中的所有知名景点,这个明星还常常会出现在明信片和冰箱贴上。除去28 路有轨电车,还有一个明星“葡式蛋挞”。帕提斯(Pasteis de belem)在里斯本的贝林区,是整个里斯本最出名的蛋挞店铺。我的朋友安娜在周六带我去光顾了这家有着近200 年历史的老店。安娜说,有记载这家老店开设于1834 年前后,是由周边一座教堂的修道士们建立的,起初店内制作的蛋挞都是用来施舍给街边的穷人,后来修道士退出后开设成为一家专门经营蛋挞的店铺。而这里也正是葡式蛋挞的发源地。

帕提斯蛋挞店门口的队伍一直排出几十米远,人们耐心等待着即将出炉的葡式蛋挞。看到这么长的队伍便有些胆怯,安娜看到我吃惊的神情笑着说,排队的人都是外卖带走的,在这里食用不需要排队。进到店里我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家很大的蛋挞店,里面餐厅犹如迷宫一样里三层外三层,每处厅堂内都会摆满桌子,墙上还挂着和这家蛋挞店历史相关的老照片,有些地方还陈列着过去曾经使用过的模具、烤箱和餐具等等,一个活生生的蛋挞博物馆。吃葡式蛋挞其实很有讲究,当地人传统的吃法喜欢在刚刚出炉热乎乎的蛋挞上撒一层糖粉,然后再撒一层肉桂粉,配着香浓的咖啡食用,味道出奇得好。安娜说,这家蛋挞店生意好时,每天可以售出超过10 万只蛋挞。 马德里——塞戈维亚
发车时间:09 :40 抵达时间:10 :07 车次:Avant08109 车程:27 分钟
返程时间:16 :07 抵达时间:16 :35 车次:Avant08159
马德里至塞戈维亚每天有数班火车往返于两地,高峰时期每半小时一班。塞戈维亚火车站前往老城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可以打车,也可以选择乘坐穿梭巴士,大约10 分钟一班,很方便。
延伸阅读 对欧洲人来说,乘坐火车旅游是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家常而又传奇:拖着路易威登的古董旅行箱,坐在头等车厢、读报纸、喝咖啡,和同座的女士搭讪,顺便查一起谋杀案。火车对于我们来讲从来就不曾陌生过,只要你喜欢,就可以来一次铁轨上的旅行。但出发之前你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常识。
欧铁通票(EurailPass)5 天以上的两至三国游通常都需花费几百欧元。如果预算有限,也可以选择零买更便宜的慢车车票、普通车厢甚至免费搭车。据欧洲铁路集团市场总监安娜介绍,实际上,早在1959 年推出欧铁通票时,就是针对前来欧洲旅行的北美客人,不过半个世纪后,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发展非常快,中国的欧铁通票销售市场已经进入前10 名。目前,商旅人士、中产家庭和年轻人都喜欢更加方便、更舒适的欧铁通票,他们有的通过旅行社,有的直接在官网 上面预订。在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通票种类上,他们有很多心得,实际上官网上面有很多国际旅游达人使用欧铁通票的攻略,比如你即使只去两个国家,但是有时买三国通票会比两国更实惠。
塞维利亚——科尔多瓦
出发时间:09 :00 抵达时间:09 :44 车次:AVE02170 时间:44 分钟
返回时间:15 :47 抵达时间:16 :33
科尔多瓦距离塞维利亚较近,如果时间充裕,可先在塞维利亚落脚后前往参观,这样省去了拖着行李的苦恼。
延伸阅读 科尔多瓦的节日 科尔多瓦的节日从1 月初的三王节开始拉开序幕。1 月份的第三周在克莱德拉广场庆典活动,城里的手工艺者都会云集于此。2 月有两个重要的活动。第一个是旧书交易会,接下来就是狂欢节,庆祝活动主要集中在圣奥古斯丁区。3 月是音乐节,主要曲目和演奏都是中世纪的音乐。4 月和5 月是科尔多瓦节日最多的两个月。首先是4 月的书市节,其次是膜拜朝圣节。5 月的第一个节日十字节和最美的庭院节。6 月主要的节日是巴西音乐节。7 月是音乐节和吉他艺术节。8 月有犹太区音乐节,9 月是纪念圣母弗恩桑达的节日。10 月24 日是纪念该城守护神的节日,11 和12 月是传统节日万圣节和圣诞节。
夜火车:TrenHotel00332
发车时间:22 :25 发车车站:西班牙马德里查马廷火车站 到达时间:次日7 :41
到达车站:阿波罗尼(Santa?Apolonia)火车站
一个火车站到另一个,从地图上看,显然塞维利亚距离里斯本更近,不过两地并未开通高铁,因此只好返程马德里,再乘坐夜火车前往葡萄牙里斯本。需要提醒的是,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供你从马德里阿托恰火车站转到查马廷转车。可以乘坐两个火车站之间的地铁,时间倒是绰绰有余,1 个小时就够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地有一个小时的时差。
延伸阅读 尝尝葡萄牙 法朵(Fado)一词据说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命运。法朵可以说是葡萄牙的国宝,又称为悲歌,实际上它是由歌曲和器乐两部分组成的,歌声充满悲切、哀怨之情。高音的葡萄牙吉他和中音的西班牙吉他在一起合奏,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气氛,使人感受到一种甜蜜的忧伤,这可能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据说在过去,每当夜晚来临,狭窄的小巷中传来那哀怨的歌声,在吉他的伴奏下尤其使人心碎。在海边的沙滩上,每到黄昏时分偶有三三两两的妇女披着黑色的披肩,望着大海的远处。演唱法朵的女歌手居多,但真正唱得出沧桑味道的并不多,通常只是几把吉他或是鲁特琴伴奏,近乎清唱。声音不能太纯净优雅,最好有些沙哑,要能听得出岁月,听得出生命的各种刻痕。闭着眼睛,进入一种远年的怀想,一种全然忘我的境界,这才能开口。这一开口,就是数十年的岁月滔滔,唯有这般石破天惊的气势,方能唱得叫人动容。Fado 是葡萄牙特有的民族音乐形式,可视为葡萄牙的“蓝调歌曲”。现在欣赏葡萄牙老城内有许多餐馆可以欣赏到法朵的演唱,葡萄牙不只有香酥美味的蛋挞,还有味道不错的烤兔肉、各种海鲜烹饪和羊肉料理。饭馆通常会每上一道菜待大家食用过后便开始请女歌手演唱,这样一顿饭下来至少要几个小时。与观看弗拉门戈表演不同,一定要穿正装前往这样的餐馆中用餐,否则会被人视为不够礼貌而拒绝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