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妓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艺妓并非妓女。艺妓是一种在日本从事表演艺术的女性。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很大一部份是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因文化差异及不同历史时期非日本本土电影等的不恰当解读,外界对日本艺妓所扮演的角色经常有所误解。巴基斯坦摄影师Arif Iqball在他所拍摄的这组身着华服、妆容美艳的日本艺妓组图中,试图透过其唯美温婉的艺术镜头,再现日本艺妓的妩媚风姿,展现日本艺妓为生活艺术付出的努力。
艺妓,(Geisha)日本传统职业。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伎全部是男性,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另外,美国作家阿瑟·高顿,创作了长篇小说《艺妓回忆录》,导演罗伯·马歇尔拍摄了电视《艺妓回忆录》。

日本浮世绘中的艺伎在日语中,“妓”字保留了传统汉语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艺术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艺的“妓”是指前者,因为艺伎在原则上是艺术表演者,并不从事性交易。但在现代汉语中,多把“妓”字直觉关联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艺伎”这种以避讳为目的的现代汉语翻译写法。日语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张“艺伎”才是正确的中文翻译写法,以示区别。
艺妓(Geisha),如同其他日本语名词一样,没有不同的单数或复数变异。艺伎一词,由两个日本汉字组成,“芸(gei)”意味着“艺术”,“者(sha)”代表着“人”或“行为者”.艺伎最字面的翻译是“artist(艺术家)”、“performing artist(表演艺术家)”或者是“artisan(技工)”.艺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是geiko(芸子),这通常是指从日本西部而来的艺伎,也其中包括来自京都的。
学徒中的艺伎通常被称为舞子或舞妓(maiko),字面上是“初出牛犊的舞蹈者”或是“半玉”(hangyoku)“.”半玉“,意味着他们只能够得到相当于真正艺伎的一半工资;更通用的术语”御酌(oshaku)“字面上理解为”斟酒之人“.白色的妆容、精致的和服以及岛田发型都是艺伎最受欢迎的形象特征。进入艺伎圈的女人必须要从舞伎做起,有机会的话她的职业生涯可以一开始就是艺伎。然而不管是哪一条路,在出道成为舞伎或是艺伎都要经过一年的培训。无论是作为舞伎还是艺伎,21岁以上的女人通常都被认为年龄太大。然而,那些成功登上舞台的舞伎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威望。

艺伎是指日本传统的以歌舞、乐曲、表演的艺术行业。
艺伎并非妓女。艺伎(げいぎ,Geiko)是一种在日本从事表演艺术的女性。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很大一部分是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她们的交易是满足男人们的梦想--享乐、浪漫和占有欲。通常与她们交易的,都是上层社会有钱有势的男人。在昂贵的餐厅和茶舍里,谈论生意的男人们喜欢请一位艺伎相伴,为他们斟酒上菜,调节气氛,而这最少也要花费1千美元。今天,仍有少数女性抱着浪漫的幻想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加入艺伎行业。但在过去,艺伎是一个终身职业,必须女承母业。二战以前,绝大部分艺伎是为了生计,被迫从事这一职业的。
艺伎业是表演艺术,不是卖弄色情,更不卖身。行业规定,艺伎在从业期内不得结婚,否则,必须先引退,以保持艺伎”纯洁“的形象。而现在花街已经废除这一规定。

日本历史上的艺伎业曾相当发达,京都作为集中地区曾经艺馆林立,从艺人员多达几万人。不过,艺伎业在二次大战后大为萧条了,只是在经济恢复后一段时间内,随着公司公关业的升温,旅游业的兴旺,艺伎又兴盛了一时。据估计,目前京都的艺伎只不过200人左右,一些艺馆转作他用,艺伎业的衰退已成不争事实。
艺伎并非日本特有。以”侍酒筵业歌舞“为职业的艺伎,在历史上本来并不是日本所特有。黄遵宪认为艺伎”甚类唐宋官妓、营妓“.中国的唐宋时代,士大夫携妓吟唱,是当时普遍的习俗,在中国浩瀚的诗词曲赋中,留下了不少咏唱歌姬的佳句。当时中国的官妓,以及朝鲜的妓生,和日本的艺伎都有相类之处。随历史的发展,只有日本的艺伎一直延续到现代。而且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艺伎虽衰犹存,虽也努力进行改革,但风光不再,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在现代青年男女看来,艺伎已过时了。值得注意的是,尚操此业的艺伎却不失信心。她们甚至周游各地,藉以提高身价。有的人更明确地说:艺伎是京都的象征,传统的古老文化必须加以保护。近年来,对于艺伎的衰与兴、保与弃还存在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日本,担任艺伎的条件非常苛刻,学艺费用高昂,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担的。而且学艺历程艰辛,不是所有艺伎都能坚持的。
古时艺伎一般从10岁开始学艺,现在则因为《儿童福祉法》和《劳动基准法》的限制,必须中学毕业(即14、15岁左右)才可以开始学艺。学习的内容繁多,过程十分艰苦。其中包括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的要求,处处体现高贵和稳重。比如训练中有一项的内容是吃热豆腐不能发出声音,更不能碰到唇彩,可见要求之严格。到16岁左右便可以正式担任艺伎,整个演艺历程长达5年。初为艺伎者称为”舞伎(或舞子)“,而后才可以正式转为”艺伎“.艺伎生涯一般到30岁完结,在30岁以后仍然继续当艺伎的话便降级,成为年轻貌美的名伎之陪衬。艺伎中把前辈艺伎称为”姐姐(お姉さん)“.
着装
艺伎的服装是十分华丽的和服,做工、质地和装饰都十分上成,因此也异常昂贵,一般在50万日元以上,有的甚至达100万日元。京都舞伎的服装更是著名,以悬落飘逸,称为”だらりの,重量相当沉重,扎束之间需要相当大的力气,所以常常由称为“男众”的男性仆役来帮忙。

舞伎的特殊穿著与化妆舞伎及年轻的艺伎所穿之和服称为“裾引き”,从腰带到裙摆间的一段称为“褄”.艺伎的腰带结在身后,不像妓女那样结在前面。在外行走时,舞伎及年轻的艺伎一定会将左手压在这一段上面,有“卖艺不卖身”的含意。
尽管艺伎的服装被归类为和服,但事实上却与传统的和服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和服后领很高,通常能把妇女的脖颈遮盖得严严实实,而艺伎所穿着的和服的衣领却开得很大,并且特意向后倾斜,让艺伎的脖颈全部外露。
艺伎化妆也十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传统原料为主。最醒目的是,艺伎会用一种液状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颈项,因此看起来犹如雕饰华美的人偶一般。
演出
艺伎一般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通常人们在公开场所只能见到行色匆匆的从住地赶往茶社,或从茶社赶回住地的艺伎。她们之间形成一个小圈子,一般人很难窥探她们的生活,从而造成了人们对他们生活的好奇和兴趣。艺伎的收入不菲,气质超凡脱俗,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却很差。有顾及此,艺伎的雇主会为艺伎提供贴身保姆照顾她们的起居饮食。

出色的艺伎常常会成为达官贵人所追逐的对象,其中不乏两情相悦者。古代的日本,结婚后的女性必须放弃艺伎的工作,直到现代这个行规才被逐渐取消,让艺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大部分的女性仍然依照传统,在婚后离开艺伎的行列,而离婚后重返艺伎行业的人却不在少数,其中当代最著名的莫过于中村喜春。
艺伎出勤赴宴时,会有提著三味线琴箱的男众随侍在侧,除了为因盛装而行动不便的艺伎打点琐事之外,也负责保护艺伎,避免受到喝醉的酒客、登徒子(好色者)的骚扰。
艺伎表演时所使用的道具从狭义上专指手持的表演用具,包括各类乐器、饰物;广义上应当包括伎馆、歌舞伴奏者,甚至艺伎所学习的所有知识。因为艺伎接待客人并不限于歌舞表演,她们提供的是能为客人宴席助兴的众多活动。
艺伎表演的场所最初只限于艺馆之中,后来由于要出席达官贵人的筵席,艺伎便开始在茶馆酒楼及料亭出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艺伎衰落压力增加,使艺伎艺术不得不一改传统,艺伎从业者也被允许到茶馆中特设的酒吧间里待客演出。
艺伎的表演大致可分为“立方”和“地方”2种。

“立方”是指舞蹈为主的表演者,“地方”是指演唱“长呗”、“清元”等歌曲、演奏太鼓、三味线等的表演者。因为“地方”类的表演难度较高,需要长时间训练后才能胜任,因此多由资深的艺伎担任。而“立方”表演较为容易,所以一般由资浅的艺伎及舞伎担任。艺伎除了上述两大项表演外,也有茶道、香道等日本传统艺术表演。另外,艺伎都有受过说话训练,因此健谈者不少,表演之余亦会陪客人谈天说地,增加气氛。顾客给予艺伎的演出费用称为“线香代”或“玉代”,京都一地特称“花代”.
做“名伎”要付出艰苦努力
记者探访的位于东京都的向岛,是目前仅存的6大“花柳界”之一。共有可以提供艺伎服务的18家料亭(即高级饭店)。现在共有156名艺伎在这里居住和生活,年龄在18岁到80岁不等。按照传统,艺伎必须属于某个“组合”.然后通过“修业”也就是训练才能走向酒宴或者登台表演。“向岛墨堤组合”既是艺伎的管理组织,也是培养训练所。在这里,记者带着新奇又兴奋的心情参观了艺伎的训练,也进一步理解了这个“艺”字的真正含义。 优雅的艺伎
“艺”字包含的内容
在入口处,记者看到排列非常整齐的“木屐”,大玻璃窗上挂满了写着艺伎名字的小木牌,让人感到这里井然有序。走进内部则闻鼓乐阵阵,笛声悠扬。在一个房间里,7名身穿素朴和服的女性正在翩翩起舞,组合事务局长介绍说,这是她们在接受专业的日本舞训练。果然室内靠墙端坐着一位和服男子,不时威严地向舞者们发出命令,提醒她们要让身段柔软轻盈。另一个房间的艺伎们则在练习演奏,有敲鼓者,有吹笛者,各个正襟危坐、十分认真。鼓乐练习的旁边是歌谣教室,两位艺伎在练习三弦,并在老师的指点下吟唱日本歌谣。歌声温厚婉转,抑扬顿挫传递着传统的韵律。在这个小小的“组合”里,艺伎们只要可能,就要吹拉弹唱样样都学,直到精通。所以,一个简单的“艺”字包含的内容却十分深远,要想精通并成为“名伎”,也许要花上她们一生时间!

在一个带有舞台的大单间,记者观看了艺伎的舞蹈表演,也是她们在“工作”时的真实状态。只见年龄不同的大小艺伎,化了浓妆,身穿鲜艳的和服,简直与练习的时候判若两人。表演间隙,记者与一个叫“橘子”的年轻艺伎攀谈起来。她才22岁,18岁进入“花柳界”,立志成为艺伎。她说自己几乎没有休闲的时间。早晨9点左右起床,然后就到这里进行训练,午饭后回到家中,洗澡并开始准备化妆,一般下午6点左右就要“陪客”了。深夜2点左右才能下班,回宿舍休息。她说艺伎不仅要歌舞乐全能,还要学会接待客人,训练说话的技巧,让客人开心。记者问她,做艺伎有什么烦恼吗?她笑着说主要是喝酒太多,会损伤身体。所以,要时刻服药以保护自己的肝脏。她的很多姐妹都是这样的。
让女性更加妩媚
仔细端详橘子的妆容,虽然脸部都是白的,眼角却被点上红色,而手上则什么妆都没有。一位年龄大些的艺伎说,那点红色没有特别意义,只是让女性更加妩媚。一旁的舞蹈老师补充说,艺伎脸部之所以涂得非常白,是因为过去没有电灯,都是蜡烛,只有涂成那样才能使人看上去更漂亮。至于艺伎的手没有涂白,则是为了显示艺伎的清洁,好在提供餐饮服务时让客人放心。
逐渐消失的文化风景
艺伎社会有着非常规范的各种戒律。比如女人不能结婚,但是可以找个男人当“旦那(资助者)”.为了避免竞争,一个男人只能做一个女人的“旦那”.传说在“丙午年”出生的女性会给男人带来灾难,不宜结婚。结果很多日本女性就因此被父母送入了花柳界,独身一生。正因为艺伎能歌善舞,又恪守贞节,很多达官贵人都对她们爱慕有加。

实拍日本艺妓的浮世掠影
现在成为一种夕阳产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类似的戒律已经不存在了。由于艺伎训练严格,生活辛苦,再加上是以取悦男性为主的服务业,所以这一行业已经成为一种夕阳产业,人数越来越少。据说现在真正称得上艺伎的人也就200多个。京都是最大的艺伎聚集地,目前共有5条“花街”(即艺伎云集的地方)。日本的“观光京都网”还专门推出了一种与舞伎共餐的特殊服务。所谓舞伎就是还没有“毕业”的艺伎。因为比艺伎年轻,所以很受欢迎,价格也十分昂贵。在高级料亭就餐再找一名舞伎陪同的话,费用高达7500日元,服务时间是90分钟。

实拍日本艺妓的浮世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