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逸灵轩主)大胡同成街的具体年代,史料中少有详述。最初不过是北城根通向窑洼摆渡的一条荒凉小径。金华 桥修好后,过桥去窑洼浮桥的人日益见多,于是小路两侧开始有了房屋,有了商业店铺。
最终使大胡同成型的还是袁世凯。
1902年8月,袁世凯从都统衙门手中接过了天津 的管辖权,并将总督府从院门口迁到潞河北 岸的海防公所,为日后大胡同的繁荣拉开了序幕。
1903年,袁世凯亲自为潞河上的金钢桥剪彩通行。在这之前,袁世凯已命令工程局修通大经路,打通通往金华桥的道路及附近沿河马路,至此,大胡同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街道。
所谓大胡同,就是金钢桥头到金华桥头之间的 210米通道。1918年,海河裁弯取直工程完工后,南运河改道至现今三岔口处,金华桥移至钞关浮桥处,盐院等房屋渐毁,进入20年代后,此处逐渐盖起了书局、电影院、糕点铺等建筑。你可能不相信,原盐院的凉亭处盖起了商务印书馆,照片中电杆的位置就是原金华桥的桥头,摄影者就站在了桥中间的位置上。老温泉 浴池楼房前身是中华书局天津分店,位置在金华桥大街和大胡同交口(大型广告牌处)。
呜呼,岁月匆匆,恍如天地。大胡同南口的变化有照片为证,那些没留下照片的地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