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黑衣壮景位于广西 壮族自治区百色 市那坡县吞力屯,地处桂西南边陲、云贵高原边缘,东南与靖西县相连,西北面与云南省富宁县毗邻,南和西南面与越南 接壤,海拔1111米,北回归线穿越而过,年均气温18摄氏度,气候温和湿润,素有"天然空调"的美誉。黑衣壮是一个自称为“敏”的壮族族群,目前仅有5万多人,在壮民族众多支系中,他是壮族族群中最特殊的族群, 在这片被汉化掉的八桂土地上仍然顽强地传承着壮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质受到了世人的青睐。现多数聚居在那坡县境内生态环境脆弱的大石山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至今仍保留着壮族最原汁原味的习俗,因而被称为壮族的“活化石”。
黑衣壮景区集中展示了黑衣壮的音乐、舞蹈、建筑和服饰等壮族原生态特点: 黑衣壮山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亢的“过山腔”、柔美的“尼的呀”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景区的村民人人都是唱山歌的高手,山歌随口就来。黑衣壮不仅走出了壮家姑娘“邓丽君”---广西著名歌唱家黄春燕,还唱响了维也纳 金色大厅,富有穿透力的歌声征服了广大的艺术家和观众。
黑衣壮传统文化中,因战争和胜利演变出各种舞蹈,如迎宾舞、黑枪舞、婚礼舞、末将舞等,景区有专门开辟的跳舞场供游客欣赏黑衣壮原生态歌舞。
游览吞力屯黑衣壮,吸引人的还有干栏式建筑。虽然这种干栏式民居在我国南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能见到,但是这样连成片、建筑风格统一的却很少见。
“黑衣壮”以黑为美,以黑作为着装和族群的标记,至今都沿用着最古老的纺织术。他们人人都穿着自种、自纺、用蓝靛染成的黑色土棉粗布服装,上身前盖大襟上衣,下身是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妇女头巾也是用自己纺织染成的长条黑布折成,银簪、银链等物品的装饰更使她们黑中闪艳。除此以外,游览黑衣壮景区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黑衣壮的节庆习俗、民间技艺等文化,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如与黑衣壮壮民唱歌敬酒、和壮家姑娘载歌载舞、可体验织布、蓝靛染布、酿酒、推石磨磨玉米、做豆腐,观看黑衣壮原生态表演等等;为了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景区内还设有餐厅、客栈、酒吧、茶吧、咖啡厅、小卖店供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