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新闻

广州 反现代的现代怀旧城

时间:2013-09-04 16:03:04  来源:  作者:

在广州这座迅速现代化的城市中,年轻人就像集体感染了流行病,一种“反现代化”的“怀旧病”。他们用充满个性和创新的方式怀着这座南方古城的旧,每一座被无情拆除的骑楼老宅都牵扯着他们的痛感神经。一时间,我也迅速被这些“城市病人”所感染,为这座异乡的南方都市莫名地感动和感伤起来。

广州老物

沙示汽水 什么是地道广州味儿?尝尝亚洲沙示汽水就知道。这个创立于1946 年的汽水老品牌已陪伴了广州三代人的成长,汽水中那股怪异的风油精味儿来自植物提取液:最初使用沙示(Sarsaparilla,墨西哥菝葜)作为主要原料,引进国内后改用味道相似但药用功效更好的冬青。于是最早时,这种汽水都被人们当做“药”来喝,据说有解热利尿之功效。

点击进入下一页

利工民汗衫 这种朴素的白色汗衫在岭南地区流行了整整一个世纪,并成为了中国功夫影片中的标志性服饰,伴随银幕上的李小龙、成龙、周星驰、甄子丹等功夫巨星“打遍世界”。即使对于很多“80 后”和“90 后”的广州年轻人来说,也对曾经在儿时当睡衣来穿的“利工民牌”汗衫充满了特别的亲切感。图为身着“功夫汗衫”的黄晓明在电影《叶问2》中的造型。

珠江啤酒 在没有太多啤酒品牌可以选择的年代,珠江啤酒便是当年广州男人的恩物。那个时候空调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之物,老街旧巷又经常停电,打着赤膊坐在“士多店”(广州人对杂货店的旧称,“士多”即是英语“store”的音译)门口“吹大啤”便是消磨炎热夏夜的最经典场景。

电车肥皂 放学回家时,推开院门,看见妈妈正坐在小板凳上洗衣服,手中拿的便是这样一块印着电车图案的肥皂……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物美价廉的“电车牌”肥皂便成为广州市井生活的标志之一,如今它似乎还是那副质朴无华的模样,但其实也有了一些改变:老款肥皂上的电车图案是凸出来的,如今变成了更加清晰的凹版图案。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大象沐浴露 儿时记忆中的广州似乎比现在还要热,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后,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泡在大浴盆中,和“大笨象”一起洗澡——这个“大笨象”并不是什么好玩的玩具,而是小朋友专用的香浴露,如今它虽然从3 元多涨到了6 元多,但憨态可掬的大笨象外形却还是那么可爱。

小鸡啄米钟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这都是一支神奇的闹钟:随着表针滴滴答答的转动,表盘上的小鸡会不停地啄米。于是,这支闹钟成了很多男孩儿科学梦想的开始:为了解开“小鸡啄米”的秘密,很多小朋友都会忍不住把闹钟拆开。即使从今日成人的眼光看来,这种完全机械的钢质闹钟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玩具”。

白莲花露水 小时候家里的老人家常会用广州地产的“白莲牌”花露水兑水后涂抹凉席,那种花露水香与竹子香混在一起的味道,几乎已成为记忆中关于夏天的经典味道。那时候小朋友们的家里都很穷,很少能用得起这种整瓶的花露水,大都是去“士多店”中一个装满花露水的玻璃容器中零打的。

佳宝无花果 广州人喜欢将零食称为“口立湿”,这个称呼真是再合适不过,记得小时候一见到“佳宝牌”无花果或者九制陈皮,就会立即产生这种生理反应。儿时的零食远没有现在这样种类繁多,“佳宝牌”无花果无疑是经典的口味记忆之一,记得吃完后嘴边常会留下一些幸福的白色粉末。

老骑楼中的记忆安放所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一场“风时雨”过后,夜色中的广州清风袭人,远没有我想象中那般湿热。不只是天气,我对这座南方都市的一切都几乎一无所知。我想这或许也是一种幸运:在交通与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能对一座城市保持着近乎无知般的好奇与向往,并可以满怀新意地投入到它的怀抱中,这实在得堪称“幸事”了。

在一家街头“糖水店”(甜品店),我一边吃着混合了浓郁奶香和果香的芒果薏米露,一边等着我在广州的朋友兼向导。一身复古装束的陈大咖如约而来,蕾丝花边的小圆领衬衫和波普花纹的束发带在追风赶潮的广州街头还真不多见。后来我发现,岭南的年轻人大都保持着如约守时的传统美德。

陈大咖是“80 后”的“老广州”,做过潮流杂志,迷恋复古文化。寒暄问候,互换名片,我禁不住感叹:“你的名字好奇怪啊!”她笑:“你一定很少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吧?”原来“大咖”是个港台流行语,“咖”是英语“Casting”的音译,“大咖”就是“大角色”或“达人”的意思。陈大咖的英文名字更奇怪,叫“DuckDuck B”,这个总会让我有些不雅联想的词组实际是香港人对动画角色“天线宝宝”的称呼。很明显,广州处于一个和北京或上海完全不同的文化语境当中,幸亏我提前约到了这样一个城市向导,否则自己一定会迷失在这座南方都市当中,不知所以。

她问:“第一次来广州,最想看什么?”我想了想,说:“肯定不想看高楼,还是最有广州特色的东西吧,骑楼?”她笑:“那你来得真是时候,现在正好有一个关于骑楼的展览,办展览的地方也是一座被重新改造过的老骑楼。”一拍即合,第二天的行程就这样定了下来。

展览的地点位于热闹的北京路步行街的南头,一幢曾经开过金铺、照相馆和牙医诊所的老骑楼如今被改造成了广州文艺青年的聚点,名曰:歌莉娅225概念会所。当陈大咖带我走进3 楼展厅时,我不禁吃了一惊,原本以为这种怀旧主题的展览无非就是挂几张老照片而已,不料想他们的骑楼展居然搞得十分前卫:主要展品是“热炽”模型俱乐部花了半年多时间精心制作的一批骑楼模型,四周墙上还张贴着两个漫画小组以骑楼为题创作的手绘漫画,怀旧的主题居然被这些年轻人增添了很多幻想元素,非常有趣。

点击进入下一页

“热炽”模型俱乐部的元老——“L鬼”满怀深情地为他的作品写下了这样的注释:“骑楼街由很多座骑楼门廊串连成街,街道地面铺着绿白或红白相间的瓷砖。一般沿街的一楼开小店做生意,经营着与街坊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商业,如:食杂、粮油、日用品、烧腊、五金、粥粉面等。二楼或以上一般住人,向街的那面全有别致的小阳台,如果是有一定年份或背景的老骑楼,阳台很可能还会拥有古雅的铁艺栏杆。楼顶俗称‘天棚’,多数被用做晾晒衣服及种植各种花草盆栽。在记忆中,骑楼总是带着一种质朴的街坊人情味。由于沿街的廊道可以遮日晒、挡风雨,老人喜欢在其中乘凉闲聊开茶局,甚至打麻雀;大人们忙忙碌碌,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廊道四处奔走追逐;沿街繁盛的小手工业或小本经营商业为街坊邻里提供各种廉价的生活便利……”

在顶楼咖啡馆,陈大咖为我引见了“225” 的创意总监——Ben。在谈到这座老骑楼的改造时,他回忆道:“我出生在沙面的老洋房里,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有壁炉,那时觉得很得意。每天上学出门,我都会看到一整条街的老骑楼,那些‘满洲窗’五颜六色的,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在设计‘225’时,我特意将二楼的窗户换成了‘满洲窗’。”Ben 所说的“满洲窗”是广州老宅最有特色的部分,窗户的样式来自满清时期的“满洲”,而彩色装饰玻璃则来自西洋,如此的南北交融、东西合璧,恰好展现了广州这座商贸城市的独特精神气质。

和Ben 在一起的有3 个女孩子,她们为这次展览创作了一组充满老广州市井风情的漫画,自称“Female 3 小组”,挺洋气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却变得十分“广州地产”:肥米露,她们三个分别自称为“阿肥”、“阿米”和“阿露”。我很好奇,这几个本该很前卫的女孩子怎么会对老骑楼感兴趣,健谈的阿露说:“现在骑楼越拆越少,所以大家都很怀念小时候在骑楼中的生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阪急带您体验华丽而精致的“神户流生活方式”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