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新闻

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小镇

时间:2013-11-21 16:35:05  来源:  作者:

  说起古镇,大家都会想到江南绵绵细雨中的幽幽古巷和小桥流水。粤人总不免感叹,历数中国著名古镇,似乎没有一个坐落岭南粤地。想去古镇散散心,必须南北出征,爬山涉水。其实南粤大地也不泛历史遗迹。在广东,有很多并不知名的小镇,它们不是旅游热门地,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它们却从另一个角度准确诠释了人们的生活变化以及中国乡镇变迁。

一、九峰镇

  九峰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位于闽粤边界群山之间的老镇,是潮汕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汇总处,原名河头大洋陂。2010年11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评选的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授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九峰这座千年天地精华孕育出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朴、闽粤两省通衢的漳州市唯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各类土楼45座。九峰雄栖在闽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麓,中央苏区县——平和县的大西南。距新县城小溪镇45公里,境内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5万多人,辖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明正德年间王阳明疏请设平和县治,置县于九峰大洋坡,奠定了其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

  九峰,均布着多条自然村落。近十年小镇发展经济广种瓜果,每年春天各村山坡田间,屋前屋后开满了李花,布霖花,桃花,油菜花等,景色美极了。

二、河源连平县连平县陂头镇

  陂头镇位于连平县西部,距县城42公里,西与翁源县交界,南与新丰县接壤,北与江西全南县毗邻。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有人口万人耕地面积近万亩。陂头镇属石灰岩地区境内奇峰突兀碧水环流,既有巍巍九连的雄奇险峻又有桂林山水的温婉清幽,山清水秀,风景怡人,被称为“小桂林”。陂头是个农业大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竹木、香菇、木耳、三鸟、蔬菜等农副产品,又是连平的主要产粮区,素有“连平粮仓”的美誉。陂头所产的优质大米及其加工产品“陂头米粉”质优味美,深受周边地区消费者青睐。素有“河源小桂林”之称。

三、广东神泉:岁月无声的渔港小镇——南口镇

  神泉,粤东惠来县下面的一个沿海小镇。小镇得名于镇中的海角甘泉奇景,是少有的还没开发的广东沿海渔港小镇,迄今为止没有通铁路、高速公路。晚上8点过后,整个小镇就黑压压一片,少有路灯,只有停靠海边小渔船稀少的灯光照亮小镇。这个时候别以为小镇一天的生活已经告一段落,其实这里年轻人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没有旅馆的小镇

  小镇唯一通往县城的公路刚刚休整为水泥路。主要交通工具还是以三轮摩托车为主,如果像坐车到外地,多数时候必须先坐摩托车到县城。小镇之前有旅馆,现在已经没有。外地人到来需要住到县城,小镇离县城有半个钟左右的车程。

老五餐厅有新鲜的浅海鱼

  到渔港小镇,不吃点海鲜说不过去。最实惠经济的吃法是到池头的老五餐厅,这个餐厅已经开了十多年,其实就相当城里的大排档,但在小镇,却是就近请客吃饭的地方。因为吃海鲜,选择性要大些,必须到离小镇较远的邻村,而且价格稍贵,老五餐厅在当地很出名,这里最好的是可以吃到非常新鲜的浅海鱼。

四、梅州南口镇

  南口镇侨乡村距县城12 公里。侨乡村因华侨众多而得名,全村风景秀丽、民风纯朴,村内以“南华又庐”为代表的31座百年客家围屋美轮美奂、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桂系军阀白崇禧在参观侨乡村的围屋时曾感叹道:“想不到在这么一个小山村里能有几十座这么漂亮的建筑”。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侨乡村客家围屋建筑群是目前我国客家地区发现的“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同时,该村蕴含丰富客家文化,全市保存最完好的百年私塾“毅成公家塾”,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历史见证,塾内建校时植下的一株百年白玉兰、两株鸳鸯古银杏树仍然枝繁叶茂。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美国波士顿学院终身教授潘毓刚博士,经济学家中山大学潘汝瑶教授,潘铎元、潘君勉等一批专家教授、军政要人和富商巨贾都出自该百年老校。

  驱车来到离梅州市约半小时车程的南口镇,这是当地人极力推荐的一个小镇,据说这里除了有客家特有的围龙屋之外,乡间的风光更是一流。

  一提起“最美的乡村”,我们的思绪总是来到江西的婺源、安徽的宏村和西递,不知原来就在梅州这个很平均的地方,也有令人惊艳的小镇,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最美的乡村”。我们的车徐徐开入镇口,迎面而来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正值夏季的稻苗葱葱郁郁,衬托着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灰瓦白墙的客家围龙屋,将我们这帮所谓的城市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有几秒钟似乎是没有呼吸的,然后未等车停稳便飞身下车,一路大呼“好靓”,打破了原本恬静的乡村。

五、新丰县码头镇

  九栋十八井是新丰县最大的客家围屋,位于该县马头镇潭石村,105国道边,与新丰江遥遥相望,一静一动,顿成趣致。九栋十八井始建(主人温姓)于清康熙初年(1660),至嘉庆六年(1818)竣工,历时158年,承建的工匠祖孙整整四代人。九栋十八井建筑用地共70多亩,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成横三栋、纵三栋,名谓九栋;每三栋各有六口天井,共为十八井,故称九栋十八井。九栋十八井座北向东,围屋前有秀丽的田园风光和新丰江竹子长廊,群山环抱,与新丰江遥遥相望,一静一动,顿成趣致。是集客属风情、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游景区。

  与很多客家围屋一样,九栋十八井流传着很多古朴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题,无一不是关于客家祖先的创业传奇。

  相传温姓第壹百陆拾陆世可中公,当时在新丰县城十字街口开小客栈营生,有一晚,黄昏时候,有五个挑着满满货担的挑担客进店求宿。第二天蒙亮,五位客商就叫醒可中公收宿伙费,说他们要赶路办急事,暂时将这五担盐在该店留存三天,三天后他们回来担去卖。还说五条扁担也留着看管,当时可中公说:住客栈的人来人往,杂而乱,扁担太小难以看管,拿走为好。五人歉意地手拿扁担告别,说三天后再来,便匆匆上路了。

  可中公等呀等,三天,三天,又一个三天,直等了三三九十天,还是不见那五位客商踪影。有一天深夜,住客都熟睡了,他点上油灯去查看那五担盐,刹那间目瞪口呆:“天啊,全都是白花花的银,为什么客人说是盐?”心想:“莫非是五鬼运财给我?”心里叽咕着此事。但可中公还是以诚实代客为本,又老老实实、小心谨慎地保管了三个月。时间就这样三个月,三个月地渐渐过去,可还是不见那五位客商回来取货。一天晚上,可中公睡得正甜,好像听见有人低声说话。忽而大声,忽而小声地说:“我们没有送错人,叫醒他来”。忽然一个高叫:主人,我们是五鬼运财给你,那五担盐你收下就是,不再见面了。”这时可中公忙起床准备行礼答谢。可醒来才知是梦,急点油灯再揭开五担货担来看个究竟,果然还是白花花的五担白银,于是便有了一笔意外的财富,成了新丰方圆百里闻名富的商,并着手规划建设这座大屋。

  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九栋十八井除了参观九栋十八井外也体验了充满浓郁客家民俗风情的采茶联唱、春牛舞、纸马舞等文艺表演。

  新丰春牛舞,又称舞春牛,表演形式有三种:一是舞全牛,用竹片织成牛体,然后用纸贴好,表演者分牛郎(牵牛)、村姑(挑花篮)、农夫(驶牛)、太公、白鹤各一人。二是舞被子牛(又称软牛), 由一人头顶着牛头,牛身则由两人及被子盖着,外加大小猴子配合。三是舞牛头。表演者用竹杆撑着竹扎的牛头跳舞,后跟着挑花篮的村姑进行表演。新丰春牛舞唱词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俗称“春牛调”。

 纸马舞,又称舞纸马,一般由10多人组成演出队(称为马队),其中分马童、骑手、仙女(挑花篮)、花棍。纸马舞有唱有跳,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多为庆贺性表演,如欢度春节、欢庆丰收、迎亲吉事、乔迁新居、儿孙满月、老人祝寿等。1982年,新丰县文化馆和广州群众艺术馆对纸马舞进行改革,参加上级文艺调演,先后荣获广东省群众文艺创作二等奖、广州市群众文艺调演一等奖和全国民舞比赛丰收奖。2003年纸马舞《送郎参军》参加全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比赛,获得铜奖。

六、佛山石湾镇

  佛山石湾镇为中国十大魅力乡镇之一,历史文化殷实,魅力无限,被称为“南国的陶都”。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在佛山市郊东北,距广州二十公里。方圆几公里的小镇有陶瓷107座,陶瓷行业从业人数达6万多人。

  五千年的制陶历史,五百年窑火不熄,小小公仔陶,陶醉天下人,石湾古镇是宋代以来较为著名的陶瓷生产地。这里风丘陶泥丰富,原料充足,制陶业历史悠久。石湾陶塑人物的最大特点是传神,人物脸部总是不上釉彩,而保持胎色,亦称“胎骨”,以便于线纹的刻划。据说,全世界40%的陶瓷产品来自这里,全国1/7的工艺美术大师集中在这里,一把泥土经了他们的手,就走近了千家万户。

七、开平自力村碉楼群

  自力村隶属开平市塘口镇,东距开平市区12公里,是由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三个方姓自然村组成。

  20世纪20年代间,因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原因,一些华侨、港澳同胞便拿出部分积蓄兴建碉楼和居庐。这些碉楼和居庐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碉楼的楼身高大,多为四五层,其中标准层二至三层。墙体的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砖的,门、窗皆为较厚铁板所造。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楼冈产的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的。碉楼的上部结构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正面悬挑、后面悬挑。建筑风格方面,很多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

  自力虽不算悠远古镇,但在众多古香古色的名城古镇中却也别具特色,值得一游。

八、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位于开平市中部,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有35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潭江横贯全镇,是著名的侨乡。赤坎境内保留有大量中西合璧的华侨建筑。

  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闲游,在老街上体验似乎尚停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古镇上也有碉楼,而远近闻名的关族和司徒氏图书馆、堤西路的骑楼建筑群更是侨乡一绝,已被省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赤坎,不仅可以欣赏到岭南特色文化的遗迹,也可领略到江南水乡一些韵味。

       赤坎古镇在岁月的凝视中演泽万般风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个小镇便成为影视剧拍摄旧广州和旧香港的最佳场景,先后有《孙中山》、《廖仲恺》、《叶剑英》《滨海传》、《南下大军》(解放海南)、《挺进大西南》(大决战系列)、《醉拳2》、《风雨西关》、《康有为》等三十多部电影或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因此,开平市赤坎镇“电影街”早已声名在外了。而在赤坎古镇的上埠有座"三家巷"影视城,影视城自2004年10月1开业以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很多游客来参观旅游,在里面拍摄了《风雨西关》、《冲天小子康南海》《洗星海》《广州码头》《羊城暗哨》《一个任务》《老相片之迷》《敌营十八年》《秘密图纸》《东山飘雨西关晴》等电影或电视剧。

九、 梅州大埔县大东镇

坪山村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毗邻福建。坪山村始建于清朝初年,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村落占地面积680多公顷,现有居住人口近200户,650多人。坪山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生态优美,因其有建于明末清初的风景秀丽的千亩梯田而享有“广东元阳”之美誉。

    大东镇坪山村的千亩梯田源于元末明初,堪称传奇。因弧线优美、风景秀丽,一直以来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驴友猎奇的胜地。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打造坪山千亩梯田景观,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引导村民“夏种水稻冬种油菜”,营造除“春如道道金链、夏滚层层绿波、秋叠座座金山、冬锁条条苍龙”的梯田四季美景。

  近年来,大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开发利用坪山村,致力将其打造成集“观梯田风景、饮神奇泉水、瞻将军故居、游特色民居”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坪山村境内有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古民居“储贤堂”(县级文保单位)等古建筑10余座,古民居建筑独具粤闽建筑风格,风格独特,形式多样,极具研究价值。坪山村还是开国少将杨辉图的故乡。坪山村于2011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

    金秋十月随着谷粒的成熟,谷壳就逐渐变黄,梯田里的稻穗一天比一天黄了,被压弯腰了。我们一行人虽然来的时间上晚了些。停车场下车后,看到的稻田里稻谷,有青黄色逐渐变黄。早成熟的稻田里村民们己经开始收稻子。但认真一见,黄澄澄的稻田、景色景物还不错,还是心生欢喜,差不多3个小时的车程劳累也一扫而光。

十、东莞清溪镇

  清溪占地143平方公里,位于东莞市东南部,靠近广州、深圳、惠州等广东大城市,位处珠三角1个小时生活圈内,山清水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麒麟舞和客家山歌可谓客家文化的两朵奇葩。同时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生态森林。

  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处: 

  1、曾氏客家围屋 

  清厦曾氏客家围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围屋内浓郁的客家风情及班驳苍老的遗迹下,见证清溪客家人数百年来沧桑变化。 

  2、韩氏宗祠 

  韩氏宗祠位于东莞市清溪镇铁场村,韩氏宗祠建成时间为王山丙向兼子午造于乾隆二九年。韩氏宗祠为五进门四厅堂三个天井的院落式布局,硬山顶,主梁上雕有两条龙。立碑四条两边合计八条,每边四条石碑上没有任何文字,前二条顶端会迈有一圆孔,后二条顶端迈有四方形孔且比前圆孔要大。 

  3、清溪镇广缘庵 

  广缘庵位于清溪镇铁场村,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旧址建筑群,坐落在银瓶嘴山下,三面山峦环抱,主要建筑有前殿、后殿、两侧厢房和天井庭院及其他附属设施。总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左右。 

  另外,清溪客家山歌、客家酿酒等民俗民艺文化也是各具特色,百花争艳。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阪急带您体验华丽而精致的“神户流生活方式”
神户旅游购物攻略:神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