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长假期间,颐和园十七孔桥上游人如织。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摄
新京报讯 (记者饶沛)今年北京市属公园十一假日累计接待游客量350万人次,其中7日客流量明显下滑到37万人次。
根据与往年国庆假期游客量走势对比,今年的游客接待情况有所不同,游客量走势出现“双峰”,即3日游客量达到65万人次的单日游客量最高峰,4日有所下降达近50万人次,随着天气转好,5日游客量又回升到57万人次,而往年游客量走势则呈单峰特征——达到最高峰后,游客量开始逐渐下降。
“前三名”公园接客量均超50万
长假最后一天,昨日10时,颐和园、天坛、北海、动物园等游园热点公园依旧有不少游客开始入园,11时香山香炉峰、景山万春亭、植物园门区、中山公园门区游客增多,很多市民也选择就近到玉渊潭、紫竹院、陶然亭和园博馆游览。
根据市公园管理中心统计,7天累计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三位的公园是天坛公园、颐和园和北京动物园,均超50万人次。
节日期间,市属11家公园及园博馆共增设售票点106处、增设厕所56处、安全秩序引导牌示416个,共设45条单行线,并及时补充提供轮椅、针线包、小药箱、卫生纸、洗手液等九项公共免费服务设施,为游客游园提供最大便利。
天坛公园多日突破最大容量
天坛公园日最佳容量为6万人次左右,日最大容量为10万人次。今年十一假期,天坛多日突破最大容量。
为确保安全,当园内游客达到最大接待量的80%~90%时,公园节日应急指挥部启动游客疏散方案,公园各大门及祈年殿、圜丘、回音壁售票处采取放缓售票速度和暂时停止售票的措施,以控制入园人数,同时关闭入口通道,游客只出不进,打开临时出口疏导游客。
由于临近地铁站,从颐和园北宫门入园的游客量较大,导致苏州街等景区在十一期间压力较大,特别是苏州街景区内道路较窄,在面临大客流时容易形成拥堵。为此,颐和园在苏州街采取单行等措施疏导客流。
此外,10月1日陶然亭科普小屋正式开放,受到了市民及游客的热情欢迎,每日接待游客5000余人。糖醋双色葡萄球、葡萄红烧肉、葡萄色拉……十一期间,延庆世界葡萄博览园新鲜出炉的葡萄宴也受到游客的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