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于加快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的制定和实施,到沈阳经济区游客集散中心的挂牌和运行;从沈阳经济区八城市旅游局相互签署互动游合作协议,到建设八城市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在不久的将来,您只需在旅行社报个名,就能顺利地游览沈阳经济区八城市的美景了!这些都得益于人大代表们提出的有关旅游一体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有力推进,让八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加速融入沈阳经济区“大盘”之中。“借力才能更快前行,抱团才会加速发展”,市旅游局局长于龙深有感触地说。
代表建议
八城市共推旅游一体化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义领衔,与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等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名提出了《关于依法推进沈阳经济区八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议》。
赵长义代表介绍说,建设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以沈阳为中心,辐射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等城市形成的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推动经济区旅游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九个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但是,目前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形式还处于松散的状态,合作内容多停留在浅层次上,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对旅游一体化建设认识不够到位,缺乏全局意识,各城市还基本处在各自为战阶段;尚未出台协调一致的经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少发展目标,缺少可遵循依据;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缺少能够叫得响的代表沈阳经济区特点的旅游品牌,制约了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影响了区域内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为此,代表们提出建立沈阳经济区旅游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制定《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整合资源,推出精品线路;建立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建立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议。
在今年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连善一、夏学英提出了《关于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将其培育成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建议》和《关于沈阳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建议》。代表们提出了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我市旅游业发展规则及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树立大旅游观念,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客源市场,将沈阳建成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积极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打造大沈阳旅游圈等建议。
人大推进
列为年度重点督办建议
为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2013年5月,市人大民侨外委对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2013年6月,民侨外委专门制作了反映沈阳市旅游业基本情况的多媒体幻灯片,就全市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情况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做了专题汇报。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作为重点建议。2014年8月初,民侨外委开展关于沈阳市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研究;8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旅游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对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8月2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情况的报告》。会议对进一步提升全市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进程,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审议建议
打造沈阳特色旅游品牌
在谈到沈阳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时,连善一提出:“与以往相比,由旅行社成规模成系统招徕和接待的境内外来沈游客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境内外游客在沈阳过夜的天数越来越少,沈阳在很多国内外旅游线路产品中被作为一个中转站,而不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
面对沈阳“留不住客”的现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建议。
崔敬禹委员建议:第一,在产业定位上,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业拉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在的旅游不光是原来的走一走、看一看,而是把整个服务业都涵盖进来了,老百姓吃饱了、穿暖了,就想出去玩玩,有条件的还要往远走,甚至到国外走一走。第二,制定沈阳旅游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推出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第三,推动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采取市场化运作。
孟昭贵委员建议: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旅游品牌,把“满清文化”这张旅游主打牌挖掘好、打造好,使之真正能吸引外地客人,拉动沈阳经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务;加强旅游的营销和推广,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张利委员建议:要打造沈阳的特色旅游,比如打造工业旅游,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打造沈阳的特色旅游产品,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旅游象征,要找到沈阳的特点,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产品;打造具有沈阳特征的旅游的同时,还要根据沈阳经济区旅游的基础状况,加强社会投资,适当增加财政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李铁委员建议:要打造沈阳特色文化,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文化,真正成为沈阳的一个旅游亮点;整合沈阳各区、县(市)经费和旅游资源,把支离破碎的旅游资金捆在一起,发展壮大沈阳市的旅游产业;制定沈阳旅游产业发展长期的整体规划。
政府办理
旅游一体化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把发展壮大旅游业摆到了重要位置。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原则,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全面发展旅游产业。还将适时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沈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
目前,全市旅游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台湾自由行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使沈阳的旅游招徕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旅游集散作用日益显现。沈阳经济区各市结合资源特点,充分挖掘和发挥集群化旅游产品的整体效应,重点打造了历史文化、工业基地、温泉冰雪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沈阳正在加快沈抚、沈本、沈铁、沈阜、沈辽鞍海5条城际连接带休闲旅游产业建设,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集聚区,优化城际连接带的产业形态和空间布局,以助推新城新市镇建设来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
充分发挥沈阳市的核心城市作用对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沈阳依托城市现有的公共场所、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整合和调动了旅游企业的积极性。2014年8月21日,在辽宁金运旅游集团公司设立的沈阳经济区游客集散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设立了旅游形象宣传和重点产品的推广展示区、信息资讯台、旅游线路营销中心。沈阳市人大代表、辽宁金运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连善一表示,沈阳经济区旅游集散中心已正式挂牌运行,它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旅游集散中心。此举既有利于沈阳经济区内各市捆绑销售旅游线路,吸引外地游客,又为当地老百姓旅游休闲创造了便利条件。
推进旅游一体化重点要加强城市间旅游企业的合作。目前,沈阳在经济区其他七个城市已设立了旅行社分社50多家。此外,沈阳还建立了跨区域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了区域旅游企业服务标准化体系,引导、督促企业不断改进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