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洞庭湖核心保护区越冬的灰鹤。)

(洞庭湖区的麋鹿群。组图 通讯员 郝家勇 张鸿 姚毅)
红网岳阳10月31日讯(滚动新闻通讯员 郝家勇 张鸿 姚毅)记者10月30日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期天气转冷,大批越冬候鸟随着寒潮已抵达东洞庭湖湿地。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10月初洞庭湖水位逐渐退落,候鸟开始陆续进入东洞庭湖保护区,尤其近日寒潮的到来,小天鹅、灰鹤、小白额雁等国家级珍稀鸟类已开始大规模迁飞。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监测显示,首批26只小天鹅已于10月26日抵达洞庭湖核心保护区。
为更好地掌握洞庭湖越冬候鸟的迁徙路径、栖息区域、生活习性,保护区管理局自今年年初开始,和相关高等院校合作,通过GPS卫星跟踪设备,配合实地野外监测,采集东洞庭湖小天鹅、小白额雁等候鸟在湖区栖息、取食等活动数据,以及其栖息生境特征数据,分别为10只小天鹅、2只小白额雁、3只白额雁、3只豆雁佩戴了卫星定位仪。目前的监测显示,已有部分候鸟自外蒙古繁衍地迁飞,目前已抵达内蒙古乌梁素海保护区。预计近两天就将抵达洞庭湖保护区。
[新闻链接]
GPS显示麋鹿也回来了
今年7月,受洞庭湖高水位影响,湖区部分野生麋鹿开始迁徙至益阳鹿湖,一只麋鹿途中受困。当地居民报警后,省林业厅、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及位于益阳的湖南城市学院相关专家赶赴现场,成功解救了受困麋鹿,并为这头4个月的麋鹿佩戴了卫星定位仪。它将每隔一到两小时向监测人员“报告”野化麋鹿的具体方位。
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发现,随着湖区水位的下降,野化麋鹿再次迁回东洞庭湖湿地区域。10月25日,佩戴卫星定位仪的这头麋鹿已进入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红旗湖区域。保护区管理人员及湖南城市管理学院的专家跟踪信号,在红旗湖附近发现了这头麋鹿。最终科考人员现场共记录到了12头麋鹿,其中9头雌性,3头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