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东方旅游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新闻

换另一种风情假日

时间:2015-02-18 15:25:48  来源:  作者:

   热带风情、国际旅游岛、最大的经济特区……说起海南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记忆。但其实论历史,海南岛也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区之一。她并非一些人所说的孤悬海外的文明闭塞之岛。骑楼,就是便是海南人最值得炫耀的其一资本。春节海岛游,海南是不二之选。

  海口骑楼老街

  中国与南洋文化融合的产物

  据记载,最早的骑楼建筑始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传至欧洲、东南亚地区。而海口比较成规模的骑楼群大约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晚清时期,《天津条约》签订,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从此,琼籍人士热衷于下南洋谋生,这批琼籍归国华侨,因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海口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致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

  典型的骑楼建筑

  亚欧混交的建筑风格

  海口骑楼老街是一代代海南人漂洋过海下南洋的产物,如今尽管已经100多年都过去了,走在老街上,街边建筑之美仍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骑楼,但从名字上面,也许能够猜出一二,将整栋房屋临街一面的二楼及二楼以上的建筑延伸至街面的人行道,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

  骑楼老街

  骑楼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的柱廊、敝廊、尖顶、雕花门窗和百叶窗,在南洋风格中都融入了欧洲建筑元素。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

  骑楼老街

  海口骑楼的主要分布

  自19世纪40年代,海口第一栋骑楼——四牌楼在博爱路落成,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口逐渐形成得胜沙路、中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构成了一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所以我们说的骑楼老街并不是指海口某条街道,而通常是这几条老街区的统称。

  老街与时尚共存

  博爱路位于海口市东北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而得名,是老海口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也是老城区南北走向最长的街道,著名的四牌楼便在这条街上。

  中山路也是海口的著名老街,在这个城市中蜿蜒了300多年,因传说孙中山在这里休息过而得名。中山路很短,“一铺养三代”,可以看得出这条街铺面的寸土寸金。

  老街上的居民

  得胜沙路位于海口老市区西北部,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1931年,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骑楼老街

  新华北路上,传统的裁缝店、各类平民服装鞋店、茶楼、小食店,家家生意兴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解放电影院,仍以毛笔楷体写就的宣传板招揽影客。

  西门街就是现在的新民西路,明、清以来,明代的千户府,清代的同知署、参将署都设在西门街。因此,西门街堪称古代海口的首脑机关驻地街道。这里现在是海口市区有名的土特产品批发市场。

  百年岁月,斑驳陆离的墙面沟沟壑壑,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因为老街不仅连接着着他们的过去,也延续着现在和未来。

  芒果网特别推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今年圣诞节去“食之宝库”博多旅行吃美食逛博多阪急选圣诞礼物
今年圣诞节去“食之宝库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急百货店梅田总店购物攻略
国庆节日本旅行之大阪阪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物之阪神梅田总店美食美酒伴手礼篇
“天下厨房”大阪旅行购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阪急百货梅田总店体验日式夏日乐趣
暑假旅行推荐到日本大阪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4 TOUR126.CN NETWORKS All Rights Reserved.